回轉支承更換中的細節注意事項
發布時間:2025年5月13日 回轉支承
回轉支承(Slewing Ring Bearing)的更換是一項精密且復雜的工作,涉及重型機械的拆卸、安裝和調試。以下是關鍵細節和注意事項,確保更換過程安全、高效并延長新軸承的使用壽命:
一、前期準備
1.
確認軸承型號與參數
2.
· 核對新軸承的型號、內/外徑、齒數、螺栓孔分布等是否與原軸承一致。
· 檢查軸承的承載方向(徑向、軸向、傾斜載荷)是否符合設備需求。
3.
工具與設備準備
4.
· 專用工具:壓力機、千斤頂、扭矩扳手、百分表、激光對中儀、起重設備(如吊車或叉裝車)。
· 輔助材料:清洗劑(如煤油或除油劑)、潤滑脂、防松膠、墊片、標記筆等。
5.
安全措施
6.
· 確保設備斷電并鎖定液壓/氣動系統,防止意外啟動。
· 使用起重設備時,確認吊裝索具的承重能力,避免過載。
二、拆卸舊軸承
1.
標記原始位置
2.
· 在軸承外圈、內圈及齒輪上劃線標記,記錄相對位置(如齒輪嚙合點、螺栓孔相位),便于重裝時快速復位。
3.
均勻拆卸螺栓
4.
· 按對角順序松動并拆卸連接螺栓,避免單側受力導致軸承變形。
· 若螺栓銹蝕嚴重,可噴灑松動劑或局部加熱。
5.
安全取出軸承
6.
· 使用千斤頂或壓力機均勻頂出軸承,避免撬棍直接敲擊軸承滾道或齒輪。
· 檢查軸和座孔是否有磨損或變形,必要時修復或更換。
三、安裝新軸承
1.
清潔與檢查
2.
· 用清洗劑徹底清潔軸、座孔及新軸承的安裝面,確保無油污、鐵屑或雜質。
· 檢查新軸承的滾道、滾動體(滾球或滾柱)及齒輪有無損傷。
3.
預熱或冷裝(視配合方式)
4.
· 過盈配合:若軸承內圈與軸為過盈配合,可加熱軸承內圈至80~120℃(參考軸承手冊),迅速套入軸頸并冷卻鎖緊。
· 間隙配合:若為間隙配合,需使用壓力機或千斤頂均勻壓裝,避免傾斜。
5.
精確對中與固定
6.
· 激光對中:使用激光儀器校準軸承齒輪與匹配齒輪的嚙合間隙(通常軸向偏差≤0.1mm,徑向跳動≤0.05mm)。
· 螺栓預緊:
§ 按對角順序手動擰緊螺栓至無間隙,再用扭矩扳手分階段擰緊至規定值(參考軸承廠商參數)。
§ 示例:M20螺栓典型扭矩為300~350 N·m,分2~3次逐步達到目標值。
· 防松處理:涂抹防松膠或加裝鎖緊墊片,防止運行中松動。
7.
齒輪嚙合調整
8.
· 檢查齒輪側隙(通常為0.1~0.3mm),通過調整墊片或修磨齒輪確保均勻接觸。
· 運轉時觀察齒輪嚙合是否平穩,無異響或卡滯。
四、調試與驗收
1.
空載試運轉
2.
· 手動盤車2~3圈,確認無卡阻后通電空載運行,觀察是否有異常振動或噪聲。
· 用百分表檢測軸端徑向跳動和軸向竄動量(通常要求≤0.1mm)。
3.
負載測試
4.
· 逐步加載至額定負荷,監測軸承溫度(正常運行≤60℃,高溫環境≤80℃)和振動值。
· 記錄運行數據,對比舊軸承性能差異。
5.
潤滑系統檢查
6.
· 確認潤滑脂嘴或油孔暢通,按設備要求定期補充潤滑脂(如NSK LG2、Shell Alvania等)。
· 高速或重載應用建議采用循環油潤滑,并安裝油溫傳感器。
五、關鍵注意事項
1.
禁止直接敲擊軸承
2.
· 安裝時必須通過銅棒或專用套筒傳遞力,避免損傷滾道或滾動體。
3.
螺栓擰緊規范
4.
· 未按對角順序擰緊可能導致軸承扭曲變形,引發早期失效。
5.
密封與防護
6.
· 安裝后檢查密封件(如橡膠條、O型圈)是否完好,防止灰塵、水進入軸承內部。
· 露天設備需定期清理軸承周圍異物。
7.
溫度影響
8.
· 高溫環境需選擇耐高溫潤滑脂(如含二硫化鉬的高溫脂),并預留熱膨脹間隙。
· 低溫環境啟動前需預熱軸承,避免潤滑脂凝固。
六、常見錯誤與規避
錯誤操作 | 后果 | 正確做法 |
未對中直接安裝 | 齒輪偏載,軸承局部磨損嚴重 | 使用激光對中工具,確保齒輪嚙合精度 |
螺栓扭矩不足或過大 | 松動導致振動/過載斷裂 | 嚴格按廠商推薦扭矩分階段擰緊 |
忽略潤滑脂注入量 | 缺潤滑導致干摩擦發熱 | 按軸承尺寸計算注脂量(通常占滾道空間30%~50%) |
未校正軸向間隙 | 熱脹冷縮時軸承卡死 | 預留軸向膨脹間隙(通常0.1~0.5mm) |
七、典型應用場景示例
1.
挖掘機回轉平臺:
2.
· 選用四點接觸球式回轉支承,安裝時需確保平臺水平度誤差≤0.05mm,齒輪嚙合側隙≤0.2mm。
· 定期檢查螺栓預緊力,每500小時補充潤滑脂。
3.
港口起重機回轉機構:
4.
· 采用雙列滾子回轉支承,安裝后需進行負載試重(1.2倍額定載荷),監測軸承溫升。
· 露天環境需加強密封,防止海水侵蝕。
5.
風力發電機偏航系統:
6.
· 高精度齒輪嚙合要求≤0.05mm軸向偏差,潤滑脂需耐低溫(-40℃)并具備抗磨性。
總結
回轉支承更換的核心在于精準對中、均勻受力、規范預緊和充分潤滑。嚴格遵循以下原則:
1. 清潔度:安裝前徹底清潔軸、座孔及軸承。
2. 工具規范:使用專用工具避免損傷軸承。
3. 數據記錄:保存安裝參數(如扭矩值、齒輪側隙)以便后續維護。
4. 定期維護:運行500~1000小時后檢查螺栓狀態和潤滑情況,及時調整。
若涉及大型設備或復雜工況,建議聯系軸承廠商(如NSK、IMO、Rothe Erde)技術支持團隊進行現場指導。